推荐信息:
导语:连日来,记者奔走于各大高校毕业生就业专场,观察体味之余颇有些心得,在此写来与毕业生们分享。
思维误区之一:名企或品牌知名度高不一定等于自我发展空间大。
一踏进大学生就业专场,明眼人一望便知,应届生成群扎堆的招聘摊位,或是企业知名度高,或是产品品牌知名度高。身处市场经济环境中,昔日象牙塔内的莘莘学子,耳濡目染的也不外是商业广告的泥沙俱下。须知以销售力为首要目标的广告深入人心,只说明广告策划的成功,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校毕业生们,应该不至于把企业形象或产品的销售成功与个人职业发展简单等同。
毕业生应该心知肚明的是,如今的人才市场已俨然分化为网络市场与有形市场,相比较财力雄厚、拥有企业网站的大牌企业而言,在现实形态的人才市场上出现得更多的是中小企业招聘摊位,在复习迎考阶段熟稔时间安排“相对集中”于各课程间的学习原理的毕业生们,自该明了在网上点击名企与舟车劳顿地奔走于各大市场时任务与分工的不同。
思维误区之二:毕业生自我定位时应由“眼光向内”转而“眼光向外”。
有企业界代表说起,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不断的市场变化中,目前不少高校毕业生中,出现了高职生、研究生“两头”或是实用型、或是研究型的自我定位准确,而本科生却面临自我失衡、难以准确定位的“纺锤型”定位困惑与迷失。这其中固然有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形势间的滞后性因素起作用,但老生常谈的是,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的今天,理工类本科生们依然抱残守阙地自我期许过高,以致在“技术开发”与“技术管理”岗位间,清一色地填写前者就未必明智了。或许长期的校园生活滋养了大学生的“自我中心”,但在走向社会时,应尽早“眼光向外”,放下身段,及时调整定位,以期适应变化了的市场与变化着的社会。
思维误区之三:“毕业大餐”并非“最后晚餐”。
年年都有毕业聚餐,虽然这道大餐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已变得越来越不好吃,但在临近毕业求职的刹那,“搏名气”的心态仍然更多地出现在一帆风顺的名校毕业生身上,但说不定这会成为日后失败人生的开端也未可知。这是个自我增值的时代,职业生涯发展是终其一生的事,成功或失败的故事中,虽不乏“高开低走”的例证,但“低开高走”的却也并不鲜见。有部剧名叫做《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可是虽然毕业了,人生却并没有结束啊!